以下是与“东南大学医学院官网”相关的内容
东南大学医学院
东南大学医学院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地处高校群集的市中心,秀丽的玄武湖畔,校园风景优美,环境清幽,处闹市而不喧嚣。医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35年的中央大学医学院,其后历经了南京大学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军医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学院、第五军医大学、第六军医学校、南京铁道医学院等重要时期,校址一直在丁家桥87号。风雨沧桑,几经变迁。今天,学院作为中央直管、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医学院,遵循医学和生命科学培养规律,坚定不移地走精英教育之路,以一流的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条件,多层次、国际化的学习环境,致力于培养具有扎实基础和人文情怀、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医学与生命科学专业人才。在7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院培养了数万名的科学家、教育家及各行各业的杰出人才,一批声名卓著的医学名家和教育大家如潘铭紫、郑集、蔡翘、戚寿南、康锡荣、郭绍周、姜泗长、阴毓璋、张致一、王世真、丁光生、王士雯、张涤生、牟善初等都在这里工作或学习过,他们为祖国的医学与生命科学教育以及医药卫生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涌现出著名遗传生物学家杨焕明院士、贺林院士,山西省政协副主席、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院长卫小春教授,四川省卫生厅厅长沈骥教授,著名肝胆外科专家、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副院长樊嘉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一医院副院长、全军肿瘤中心主任秦叔逵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副院长黄钢教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翁建平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中心副主任、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贺大林教授,英国伦敦大学医学院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肾脏病基金会专家阮雄中教授,美国著名泌尿男科专家王润教授,美国Creighton大学医学院教授何志洲教授等一批出类拔萃的杰出校友。如今,学院有全日制在校生2300人,其中本科生1300人,硕士生500人,博士生170人,留学生330人。专、兼职教师400多人,70%具有高级职称;博士生导师50余人,硕士生导师200余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名;国家“973”首席科学家1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5人;江苏省“333”工程和“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骨干教师20多人,国家、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多名;20多人次担任中华医学会各专业学会主委、副主委和委员等,有20多人次分别担任全国及省部级医学杂志的主编、副主编及编委等职务,并有国内外著名学者40多人受聘为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学院现设有生物工程学、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遗传学与发育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与药理学等基础医学系;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护理学、医学检验学、医学影像学、神经精神病学,肿瘤学、重症医学等临床医学系;数十个教研室;拥有14个医学科学研究所和医学实验教学中心。近年来,学院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取得丰硕成果。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医学技术一级学科入选江苏省优势学科,临床医学一级学科为江苏省十二五规划重点学科。学院现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临床医学、生物学),二级学科博士点18个(内科学、外科学、免疫学等),一级学科硕士点4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护理学),博士后流动站2个(临床医学、生物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1个(遗传学),江苏省优势学科1个(医学技术),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临床医学、遗传学),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江苏省高校分子影像与功能影像实验室、江苏省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医学重点实验室、发育与疾病相关基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个(急诊与重症医学),江苏省临床诊疗中心2个(介入放射学、重症医学),江苏省临床重点专科15个,江苏省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临床技能培训中心1个。临床教学基地包括1所直属附属医院和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总床位数超过万张,直属附属医院——中大医院是江苏省首批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其重症医学,影像医学等学科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另外还有近10家生物工程专业实习基地。学院依托综合性大学多学科交叉和丰富的资源优势,科学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已在医学影像与介入放射学、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干预研究、器官衰竭与功能重建、内科重大疾病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外科疾病的基础理论与微创治疗新技术研究、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神经发育与疾病等方面形成了特色及优势,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其中介入放射学和分子影像学研究与应用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在神经精神药理遗传、认知障碍和抑郁症神经影像研究领域拥有原创性研究成果,处于国际国内领先地位与影响力;在ARDS机械通气方面为国内领先水平,在我国重症医学界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仅2011年就有滕皋军教授等完成的“新型消化道支架的研发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磁共振分子影像和功能影像研究与应用”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张志珺教授等完成的“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的发生机制与临床研究”获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近五年,学院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4项(包括杰青B类1项),领衔国家973首席科学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6项,973二级课题4项,国家“863”项目10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0余项,申请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0多项。年均发表SCI收录论文130余篇。学院招收临床医学(7年制)、临床医学(5年制,江苏省特色专业)、医学影像(国家级特色专业)、医学检验、护理学、生物工程等本科专业。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院积极推进精英教育和卓越医师培养,采用小班课、全英文/双语教学、PBL教学、研究型教学等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模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课程以及大学生课外研学计划(SRTP)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研能力,依托具有先进水平的“临床技能培训中心(模拟医院)”,积极开展临床实习前的临床技能模拟培训;开展以临床病例为载体的研讨课程,训练学生的临床思维。在全国130多所医学院毕业生参加的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中,我院毕业生通过率名列前十位;2011年首次参加“第二届全国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华东区一等奖的好成绩。学院积极开展多层次的国际化,聘请包括院士在内的国内顶尖科学家和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外高水平大学著名学者为研究生做讲座或开设全英文课程,鼓励研究生参与各种学术交流,资助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或到国外实验室进行学术研究。先后与美国、加拿大、丹麦、挪威、德国、法国、英国、比利时、韩国等多家国际著名医学机构和大学建立了稳定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每年选派10多名学生赴国际一流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联合培养博士,约20%的学生有机会到国外著名医院进行为期4-8周的临床实习或实验室观摩。来自40多个国家300多名留学生在学院就读本科及研究生,占医学院学生总数的15%,展现出多元的校园文化。今日的东南大学医学院将秉承优良传统,践行“止于至善”校训,按照“开拓创新、争先进位”的跨越式发展思路,凝心聚力,集成创新,团结奋进,坚持快速发展、特色发展、内涵发展、和谐发展,为建设高水平大学而奋斗。
med.seu.edu.cn - 2024-02-27 - 收藏